close
孔德被稱為社會學之父,因為他是第一個以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的人(陳光中、秦文力、周素嫻,1996)

,也是最早創造出「社會學」(sociology)一詞的法國社會思想家。孔德出生於法國大革命時代,經歷

革命後的動盪,亦目睹法國工業革命的開端,是一位致力於積極社會改革的社會運動創始人(周業謙、周

光淦,1998)。孔德堅信所有的社會皆可以科學歸納而找到一些重要的法則(陳光中、秦文力、周素嫻,

1996),他為社會學定名,並給予這個新主題基礎概念,認為社會現象會像自然現象那樣變成法則(大英

簡明百科知識庫,2004)。孔德一開始稱他的研究方法為「社會物理學」(Social Physics),後來改

為「社會學」(sociology)(陳光中、秦文力、周素嫻,1996)。他在把普遍「科學」知識的模式運用

到社會科學方面絕不是盲從的;一般的看法是孔德還是低估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差別(周業謙、

周光淦,1998)。

孔德的社會發展階段觀點是他關於社會和思想發展的「三階段法則」(law of the three stage),

認為社會發展經歷了「神學」(Theological)階段和「形上學」(Metaphysical)階段,然後最終到

達現代「實證」(Positive)階段,這個階段是由孔德本人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和社會學引進

的(周業謙、周光淦,1998)。

孔德希望發展一個理性的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即所謂的「實證研究法」,經由此研究法才能提供一個具

體的基礎,來建立更新、更穩定的社會秩序。孔德的實證社會學研究有兩個主要概念:社會靜學(Socail

Statics)和社會動學(Socail Dynamics)。社會靜學是指社會制度間的關係。在孔德的觀點中,社會

的各部分息息相關,就像生物體一樣,各部分協調運作。雖然他認為社會秩序是穩定的,但他仍注意到社

會動學,或曰社會變遷的過程。對孔德而言,研究社會動學的原因有二:一則因社會動學可以引起改革,

一則因社會動學是研究社會結構崩潰和重建引起的自然變遷的最佳工具。孔德的著作中,有兩個主題自始至

終一直貫穿他整個社會學發展過程。其中之一是將科學方法應用於社會學研究上;另外則為將科學實際地

應用社會改革上。孔德也相信由科學方法所獲得的知識,可以用來增進社會的福祉(陳光中、秦文力、周

素嫻,1996)。

孔德希望社會是由實業家和銀行家統治,這些人受社會學家的教育和指導。孔德一生行為怪誕,而且晚年

幾度被認為是瘋子,他在某個時候曾自信地指望教宗讓位給他(周業謙、周光淦,19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viana929 的頭像
    viviana929

    viviana929

    viviana9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