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治時期~1945年以前

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台灣以後﹐雖然政治、經濟、文化的主導權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但台灣也因日本投入大量現代化建設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台灣流行歌在當時進
入黃金時代‚此時期,日本演歌流行,台灣歌謠受其影響而滲了日本味,不論曲調、
歌詞都是日本演歌風格。但歌曲、詞大都悲涼哀怨,例如「桃花泣血記」。此首桃
花泣血記是一九三二年第一首國人自創歌謠,其他如「月夜愁」、「心酸酸」、「
補破網」、「望你早歸」。 這些日本統治期間創作的台灣歌謠,哀聲悲調,聲聲訴
說被統治者拉夫征戰的無奈,歌曲動人心魄,切入民族靈魂最深處。
1928年起﹐日本流行歌唱片大量進口台灣。但當時在台灣經營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
日本人柏野正次郎認為﹐一定要聘請台灣的作家創作台灣歌謠﹐唱片生意才可長可
久。1929年﹐台灣流行歌開始出現。
1933年﹐柏野決心擴大經營台灣流行歌唱片的部門﹐於是成立文藝部﹐邀請作家陳
君玉擔任部長﹐開始企劃台灣第一批純粹創作的流行歌。【跳舞時代】就是陳君玉
在古倫美亞創作出來的台語流行歌。當時的流行歌受到日本與歐美流行歌影響﹐節
奏有華爾滋、狐步等﹐年輕男女隨著歌曲節奏翩翩起舞﹐追求他們嚮往的【維新世
界﹐自由戀愛】。
在這台灣流行歌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裡﹐歌手純純、愛愛﹐作詞家陳君玉、周添旺、
作曲家鄧雨賢都曾各領風騷。他們留下的歌曲﹐【月夜愁】、【河邊春夢】、【雨
夜花】等不斷啟發著後來台灣歌謠創作的靈感。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台灣流行歌的產量逐漸減少﹐最後完全被日本軍歌取代。

重要作家~

鄧雨賢
一九O六年出生,是桃園縣龍潭鄉的客家人,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其後擔任
教職工作,但因對音樂的喜好,曾赴日本東京歌謠學院學習。
一九三二年,進入台語創作流行歌壇,次年成為古倫美亞(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
專屬作曲家,鄧雨賢的作品,廣受人們歡迎,但因時代動盪,其作品大多集中在一
九三三年到一九三五年。 後因台灣進行皇民化運動,導致鄧雨賢不覺有「英雄無
用武之地」之嘆,因此放棄作曲,重拾教鞭。 一九四四年,天妒英才,這位「台
語歌曲的奇葩」,以肺病和心臟併發症,逝於竹東,享年僅有三十九歲。
代表作品有:《望春風》、《補破網》、《一個紅蛋》、《人道》、《對花》、
《四季紅》..等知名作品

周添旺

一九一O年出生,台北市艋舺(萬華)人。
一九三三年五月一日進入古倫美亞唱片,時年二十四歲,當年以《月夜愁》之詞,
大受好評;翌年升任文藝部主任,繼有《雨夜花》、《碎心花》、《河邊春夢》等
傑出作品,建立其台灣歌謠之不朽地位。 戰後,與楊三郎合作了《異鄉夜月》、
《孤戀花》、《思念故鄉》、《秋風夜雨》。
一九五七年,進入旅日華僑林來先生所創辦的歌樂唱片公司擔任文藝部主任,其投
效歌壇之久,無人可出其右。因為見聞廣,而本人又喜文墨,乃有《創作台語歌謠
史》遺世。
一九七一年,六十一歲,周添旺發表《西北雨》,再獲喝采。
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
代表作品有: 《雨夜花》、《月夜愁》、《河邊春夢》、《秋風夜雨》、《異鄉夜
月》、《孤戀花》、《思念故鄉》、《碎心花》..等

2.1945~1955年

台灣光復後,社會變遷迅速,國際局勢亦因美蘇兩大陣營對抗,危機重重,島內一
片困境,農工生產力低,商業蕭條。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三十九年韓戰爆發,
東亞局勢動盪,台灣處於不安局面。戰後的台灣,全體住民為了生活,艱苦奮鬥,
重建家園的新聲在「補破網」歌中最能貼切的描述。戰前有二十多萬 的台灣青年
被日本政府找去充當台籍日本軍伕,卻在戰爭結束後仍無法順利回到故鄉;二十多
萬個年輕人,二十多萬個倚門期待的家庭,『望你早歸』正訴說著當時台灣最急的
心聲。戰後,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的呂泉生老師,有感於「二二八事件」對台灣
社會所造成的傷痕,本省人與外省人不斷的衝突、廝殺....。1949年,呂泉生
老師寫下這首「杯底不通飼金魚」,他寄望的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不要分
本省、外省,好漢剖腹來相見....1949年由張邱東松所發表的「燒肉粽」,成
功的將「市井之聲」轉換入歌曲,可說是台灣歌謠中最具代表性的行業歌。在歌詞
中詳實描述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無奈。陳達儒則是從女性觀點敘述歌者的遭遇,作詞
時無論是「母阿喂」、「青春悲喜曲」還是「安平追想曲」等歌詞,每一首歌都是
敘述某一特定行業女子的悲慘境遇。
在一段屬於激動不安的時代,正是台灣工商業的草創時期,同時,民國四十七年八
二三砲戰發生,經濟上困難,貿易赤字,全靠美國援助來渡過辛苦的日子,一直到
民國五十四年停止。此時期義務教育尚未開辦,也沒有電視,但在台灣歌謠史上,
卻是第二個黃金時期,因為國語運動尚未徹底執行,台灣歌謠得以延續1932年以來
的盛況,此時的台灣流行歌曲是藉廣播而風行的。

重要作家~

呂泉生
一九一六年出生於台中縣神岡鄉。 二十歲畢業後,前往日本,入東洋音樂學校鋼
琴科,二年級時,因意外傷害,右肩脫臼、手指受傷,乃改修聲樂,其後遇上史丹
秦.謝比露教授,對呂泉生影響頗巨,使他日後獻身於歌曲創作和合唱教育。 二
十三歲完成學業後,擔任職業歌唱家,在日本東寶劇場擔任要角,此時跟隨日本名
作曲家成田為三,學習作曲理論。 一九四三年返台,採集整編了台灣一南一北的
兩首閩南民謠--《六月田水》(嘉義)、《丟丟銅仔》(宜蘭),刊載於「台灣文
學」雜誌上。 其後採編了《一隻鳥仔哮救救》。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實施皇民化
運動時,禁止鄉土歌謠演唱,而呂泉生卻在此時應「東京廣播協會」之邀,將這些
閩南歌謠的合唱錄音帶,遠征日本,在當地播放。 曾指揮過 XUPA 「中廣」合唱
團、「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今「台灣省交響樂團」前身)合唱隊、「台
灣省文化協進會合唱團」。 一九五七年,開始領導台灣第一個私立兒童合唱團
(榮星兒童合唱團),在呂泉生的努力下,該合唱團也唱響了海內外知名度。
代表作品有: 《搖嬰仔歌》、《杯底不可飼金魚》、《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作品

陳達儒

一九一七年出生於台北艋舺祖師廟附近。
一九三五年加入台灣流行歌壇創作行列,年僅十九歲,服務勝利唱片公司,於僅僅
四年的創作期間,留下了豐富的創作作品,如《白牡丹》、《雙雁影》、《青春嶺》
、《滿山春色》、《心酸酸》、《三線路》、《港邊惜別》、《阮不知啦》....等
成了當代創作量最多、也是最年輕的作詞家。 戰後,他仍積極推動台語流行歌曲的
創作,除以「新台灣歌謠社」刊行歌本發售外,亦寫下了《安平追想曲》、《南都
夜曲》、《青春悲喜曲》、《煙酒歌》、《賣菜姑娘》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一九九二年,因癌症去逝,享年七十六歲。
代表作品有:《白牡丹》、《雙雁影》、《青春嶺》、《滿山春色》、《農村曲》、
《心酸酸》、《三線路》、《青春城》、《港邊惜別》、《阮不知啦》、《安平追
想曲》、《南都夜曲》、《青春悲喜曲》、《煙酒歌》、《賣菜姑娘》..等

3.1955~1970年

在此階段混血(翻譯)歌曲大量出現五0、六0年代,因為「白色恐怖」所衍生出來
的大量禁歌現象;唱片公司為了降低製作成本,因此大量將日本歌曲,直接翻譯成台
語歌、或使用日本曲再填上台語詞,直接對外發售。因此在工少錢多的利誘下,幾乎
當時所流行的台語歌都是番自日本曲調而來的。但是這種拾本逐利的做法,對於從事
詞曲創作的創作人,無異又是手據之後,對於詞曲創作人最大的傷害。但是陳達儒和
周添旺仍然有少部分的創作,例如「碧潭悲喜曲」此曲依然是以女子喟歎為情郎所放
棄,但已經看不出該女的職業為何⃘混血歌曲以「孤女的願望」最先風靡全台,由於
此時期推行經濟計畫,農村多餘人口在國小畢業時,紛紛進入工廠當學徒或女工,寫
實的描述著當時的大多數人心情。而文夏於1960年代作詞的「媽媽請你也保重」和
「孤女的願望」有異曲同工之妙,非常能反映出負笈他鄉的人,在離鄉背景的情況下
,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母親的想念。洪一峰和葉俊麟是此時期創作量最大的作者,但
是受限於政治與政策上的打壓,因此此一時期被歸入台語歌曲的落寞時期,「淡水暮
色」的三段歌詞,寫實的描繪淡水風光,是一首藉景抒情的歌曲,它談的是近海捕魚
的,這樣的寫景歌詞在八、九0年代幾乎成絕響。洪一峰和葉俊麟的作品「舊情綿綿」
裡,男人主導了感情的發聲權,藉著歌詞控訴女人的寡情,其實更貼切的說明女人在
感情生活的弱勢。而洪一峰和葉俊麟的作品中「思慕的人」「寶島四季謠」和「男兒
哀歌」等是這個時期少見的創作歌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viana929 的頭像
    viviana929

    viviana929

    viviana9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